终南山顶的星空依旧璀璨,但立于其下的扎克,心境已与昨夜截然不同。
周伯通那看似疯癫却直指本心的“空明拳”,以及随后那番关于“空”与“百宝袋”的嬉笑言语,如同最精准的钥匙,打开了他体内那道无形的枷锁。
混沌真气在经脉中自然流转,圆融通达,再无往日强行平衡的滞涩与冲突。
那包容万象的特质,此刻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深不可测的潜力。
然而,扎克深知,一时的明悟如同星火,若不添柴加薪,终将熄灭。
道心初立,更需要沉淀与巩固,方能将这份领悟真正化为己用,铸就不可动摇的根基。
他没有随郭靖立刻下山,而是寻了一处更为僻静、能直面东方将晓的山崖盘膝坐下。
此处怪石嶙峋,古松虬结,下方是深不见底的幽谷,唯有风声与偶尔的鸟鸣点缀着绝对的寂静。
他闭上双眼,并非急于修炼内力,而是首先将意念沉入那扇刚刚开启的“思维之门”。
门后的世界尚显朦胧,如同笼罩着一层薄雾,但其提升思维速度、强化记忆与分析的能力已然显现。
他开始系统地回溯自降临此界后的所有经历。
郭靖那如山岳般厚重、以“守护”与“心安”为基的“侠道”;
黄蓉那如幽潭般深邃、以“智谋”与“洞察”为刃的“慧道”;
尹志平那披着道袍、却难掩倨傲与分别心的“伪善”;
杨过那如烈火般炽烈、因情而困亦因情而生的“情执”;
小龙女那如冰雪般冷寂、看似绝情实则至情的“绝情”;
无名老道那“观心驭火”、直指本质的点拨;
以及昨夜,周伯通那游戏风尘、以“空”破万法的“空明”
一幕幕场景,一句句对话,在“思维之门”的辅助下,被无比清晰地重现、剖析、比较。
他不再简单地评判孰是孰非,而是如同一个冷静的学者,探究每一种“道”背后的逻辑、动机、力量来源以及其局限。
“郭靖之道,至正至刚,然过于依赖个人德行与力量,难以复制,面对滔天大势,恐有倾覆之危,其‘心安’源于问心无愧,却未必能带来最终的秩序。”
“黄蓉之道,机变百出,善于利用规则与人心,但智谋终有穷时,过度依赖算计,自身亦易陷入算计的罗网。”
“周伯通之道,空明无滞,近乎自然,但过于随性,缺乏主动塑造世界的意愿,于‘统治’而言,失之散漫。”
种种分析在他心中流淌。
他意识到,这些道,都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理解和介入世界。
而他的“混沌真气”与“空明”之心,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其上的、能够包容并驾驭这些不同角度的“元规则”。
思路既已明晰,他转而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引导那初生的混沌真气,进行第一次完整的、稳定的“大周天”循环。
意念所至,混沌真气如同温顺的江河,沿着经脉缓缓流淌。
它不再区分任督二脉或是奇经八脉,而是以一种更符合其混沌本质的、独一无二的路径运行着。
所过之处,经脉壁障仿佛被一股柔和而磅礴的力量滋养、拓宽,隐隐泛出一种内敛的、如玉般温润的光泽。
那灰败之色已然褪去,真气呈现出一种更深沉、更纯粹的混沌色泽,其中偶尔流淌过的银色光泽,代表着他与空间之力的联系,也完美地融入了这混沌的底色之中,不再显眼,却无处不在。
随着循环的进行,他感觉自身与周遭天地的联系愈发紧密。
山间的清风,崖下的幽暗,天际的星光,甚至脚下岩石亘古的沉寂,都仿佛能被他体内的混沌真气所感知、所包容。他的“空”,不是虚无,而是蕴含了无限可能的“大有”。
不知过了多久,当东方天际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扎克缓缓睁开了眼睛。
一夜静坐,非但没有丝毫疲惫,反而神完气足,双目开阖间,精光内蕴,深邃如潭。
体内的混沌真气已然完成了数个稳定的大周天循环,真正在这“混沌”的境界中站稳了脚跟。力量总量提升有限,但掌控力、稳定性以及与天地能量的亲和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他长身而起,立于崖边,迎着即将喷薄而出的朝阳,深深吸了一口气。
清冷的空气吸入肺中,带着山间草木的清新,与他体内温润的混沌真气交融,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
“该回去了。”
他心中明了,巩固已毕,是时候为离开做最后的准备。
他与襄阳城、与郭靖黄蓉的这段缘分,即将暂告一个段落。
回到郭府时,天色已大亮。
府中依旧如常,但扎克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中多了一丝不同于往日的凝重。
仆从们步履匆匆,见到他时,恭敬行礼的眼神中也带着几分忧色。
他刚回到客房不久,郭靖便亲自寻了过来。
这位向来沉稳如山的大侠,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化开的沉重。
“扎克小兄弟,你回来了。”
郭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扎克能听出那底下压抑的波澜,
“有军情急报,蒙古大军调动频繁,前锋已逼近邓州。襄阳恐有大战将至。”
扎克心中了然。
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襄阳的宿命似乎难以避免。
他平静地看着郭靖,问道:
“郭大侠有何打算?”
“守。”
郭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却重如千钧,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他的目光落在扎克身上,复杂难明,
“小兄弟,你非我宋人,亦无官职在身。
如今你伤势已愈,武功更有精进是去是留,你可自行决断。
郭某绝不会强求,亦不会因此看轻于你。”
这是郭靖给他的选择。
是留下,与这座城池共存亡,践行那“侠之大者”的道?
还是离开,去追寻他自己那条刚刚铺开的、前途未卜的修行之路?
扎克沉默着。
透过窗户,他可以看到院中黄蓉正在低声吩咐着老仆,清点着库房物资,她的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毅与冷静。
这位聪慧绝顶的女子,显然早已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思维之门”悄然运转,利弊得失在瞬间清晰无比。
留下,于情于理,似乎能报郭靖救命之恩,也能在实战中磨砺新生的力量。
但代价是,他将被卷入一场注定惨烈、且结局似乎早已注定的守城战中,他这身尚未大成的力量,于大局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他会被束缚在此地,中断那刚刚开始的问道之旅。
离开,看似无情,却能让他跳出这即将到来的修罗场,以更超然的视角去继续他的修行。
待他日道有所成,或许能找到超越一时一地得失的解决之道。
这符合他“统治者”的长期视角与效率逻辑。
他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
他抬起头,迎上郭靖那双深邃而正直的眼睛,语气平静而肯定:
“郭大侠。晚辈去意已决。”
郭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更多的是理解和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
他点了点头:
“人各有志。你准备何时动身?”
“就在今日。”
这时,黄蓉也已安排完事务,走了过来。
她看着扎克,眼神复杂,有审视,有惋惜,也有一丝了然的通透。
“扎克兄弟,”
黄蓉开口道,声音依旧柔和,却带着看透世情的睿智,
“你心有大志,亦有大惑。
这襄阳城,确实太小,容不下你未来的天地。
我与靖哥哥,祝你前程似锦。”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递给扎克:
“这是一些盘缠,以及一份我手绘的江湖简图,标注了一些主要的门派势力与险地,或许对你游历有所助益。”
扎克接过,入手沉甸甸的,不仅是金银,更是一份人情。
他躬身行礼:
“多谢郭大侠,多谢夫人。救命之恩,收留之情,晚辈铭记于心。”
黄蓉看着他,忽然问了一句:
“扎克兄弟,经过昨夜,你可曾想明白,你那身力量,最终欲用于何方?”
扎克直起身,目光掠过郭靖坚毅的面庞,掠过黄蓉睿智的眼神,望向院外那片被战争阴云笼罩的天空,缓缓道:
“晚辈仍在寻找答案。但或许,并非用于‘何方’,而是用于‘成为何种存在’。”
他的话语带着初悟道心的不确定,却也带着一种坚定的探索意志,
“待我寻得答案之日,若襄阳尚在,若二位尚需,晚辈或可再来。”
他没有给出空洞的承诺,但这番话,却比任何承诺都更显真诚。
郭靖与黄蓉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东西——这个年轻人,已然走上了一条与他们截然不同,却同样无法估量的道路。
“好。”
郭靖重重拍了拍扎克的肩膀,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