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集团化蓝图(求首订!)
第一,是显而易见的管理失控。
公司的体量在过去半年里膨胀了何止百倍,但管理模式却依然停留在那个只有几十号人的“乡镇小厂”阶段。
销售部为了抢夺订单,在酒桌上向代理商随意承诺着根本无法兑现的交付日期;
生产部为了完成天文数字般的生产任务,在三叔的带领下疲于奔命,机器连轴转,工人三班倒,整条生产线如同绷紧到极限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而供应链部门,则象一个被两头拉扯的皮筋,一边要应付生产线火烧眉毛般的物料须求,一边又要面对供应商因星辰的巨量订单而产生的产能不足和坐地起价。
部门墙已经悄然竖起,信息孤岛随处可见。
李姐的销售团队和三叔的生产团队之间,为了订单优先级和交付时间的争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权责不清,流程混乱,所有人都凭借着与他李言的私人关系和一股创业初期的热情在各自为政。
短期来看,这是活力;
长期来看,这是内耗,是通往混乱的序曲。
第二,是更棘手,也更让他感到沉重的亲族瓶颈。
三叔李爱国,忠心耿耿,吃苦耐劳,是生产在线的定海神针。
但他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经验,还停留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厂管理模式,对于精益生产、自动化改造、供应链协同这些现代化制造理念,几乎一无所知。
销售总监李姐,泼辣能干,酒量惊人,为公司打下了渠道的半壁江山。
但她的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江湖义气和个人关系维护,对于品牌建设、市场战略、用户心智占领这些更宏观的营销战役,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财务总监张姨,细致严谨,帐目清淅,是公司最可靠的“钱袋子”。
但她的能力,也仅限于做好一个“帐房先生”,对于资本运作、税务筹划、
集团化财务管控这些更复杂的金融工具,她同样感到陌生。
他们都是功臣,是星辰这艘船最初的划桨人。
但现在,船已经换成了航母,他们手中的木桨,已经无法再为这艘巨轮提供足够的动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航母转向和加速的阻碍。
第三,也是最让他感到紧迫的战略模糊。
整个公司,从高管到基层员工,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功能机月销百万台的巨大狂欢之中。
他们谈论的是s系列和a系列的下一个颜色,下一个代言人,下一个销售记录。
只有李言自己,能清淅地看到,那片由智能机掀起的海啸,已在地平在线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吞噬一切的阴影。
他亲自组建的研发团队虽然已经开始运作,但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下,它只是生产体系下的一个附属部门。
韩立博士这些顶尖人才,每天都要被拉去解决功能机生产在线出现的各种紧急技术问题,根本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李言心里那个代号为“启明星”的未来上。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李言掐灭了手中的烟,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将那些凌乱的草图,用更加坚定和清淅的线条,连接成一幅冷酷而理性的最终蓝图。
一个全新的,名为“星辰控股集团”的金字塔结构,跃然纸上。
金字塔的顶端,是“星辰控股”,作为整个集团的大脑和投资平台,由他亲自坐镇,并设立c0o、o、cfo等内核职能高管,负责集团的战略、资本、品牌和整体运营。
金字塔的中坚,是四大权责分明、财务独立的专业子公司,如同航母战斗群中的四艘主力战舰:
星辰通信:将现有的销售部、市场部、品牌部集成而成,成为集团的“矛”
。
它的唯一任务,就是销售星辰品牌旗下所有的终端产品,占领市场,赚取现金流。
李姐将继续担任这家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但她的上面,将有一个从国际顶级快消品公司挖来的o,来主导更宏观的品牌和市场战略。
星辰智造:由三叔李爱国挂师,集成现有的老厂区、新厂区以及未来所有生产基地,成为集团的“盾”。
它将不再仅仅是为星辰通信服务的生产车间,而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拥有自己的预算和扩张计划。
未来,它不仅要为星辰提供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甚至要承接来自第三方的、苹果级别的精密制造订单。
星辰未来实验室:暂时由韩立博士领衔,彻底从生产体系中剥离,直接向李言汇报。
它的预算不设上限,不考核短期kpi。
它的目标只有一个—代号“启明星”的第一代智能机,以及后续所有关乎未来的前瞻性技术研发。
星辰资本:一个全新的、直接由李言掌控的投资部门,如同潜伏在深海的核潜艇。
它的弹药,就是集团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它的目标,是对供应链上的内核技术公司、有潜力的移动互联网初创企业,进行精准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和并购,为星辰帝国构建起一道由技术和生态组成的、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蓝图绘就。
李言退后几步,看着白板上那个庞大而精密的商业帝国雏形,眼神锐利。
他知道,这幅图的背后,是权力的重新分配,是利益的再次洗牌,必然会带来阵痛,甚至反弹。
尤其是对那些曾与他一同在泥泞中打下江山的元老亲戚,这无异于一次现代版的“杯酒释兵权”。
他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但他更清楚,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者,最大的仁慈,不是姑息和守旧,而是带领所有人,走向一个更广阔、更光明的未来。
为此,必要的牺牲和冷酷,是他必须承担的宿命。
他走到落地窗前,拉开了厚重的窗帘。
周日的阳光猛地闯了进来,刺得他微微眯起了眼。
楼下,工业区的景象依旧,充满了草根的、蓬勃的生命力。
他知道,星辰从这里起步,但绝不能永远停留在这里。
他拿起办公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苏晴的号码。
电话那头的声音还带着周末的慵懒,却在听到他声音的瞬间变得清醒而专业。
“苏晴,”李言的声音沉稳而果决,不带一丝情感波澜,“通知所有总监及以上级别人员,周一上午九点,公司会议室,战略会议。”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任何人,不得缺席。”